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5日,福建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通报2021年第8期食品安全监管抽检公告,批次此次监督抽检信息涉及食用农产品、海鲜饮料等4大类食品,镉超不合格31批次,福建涉及重金属污染、批次食品添加剂、海鲜微生物污染、镉超农兽药残留等问题。福建
10批次食品存重金属污染问题,批次其中9批次是海鲜海鲜:福州市长乐区航城月半湾餐饮店销售的三眼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4日)、莆田宝利来世纪酒店有限公司销售的镉超花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8日)、霞浦县食福宁鼎记酒楼销售的福建梭子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7日)、漳州市临嘉海中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批次大冬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8日)、霞浦县南塘海鲜排档销售的海鲜花虎鲟(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9日)、霞浦县南塘海鲜排档销售的梭子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9日)、霞浦县张逢庚海鲜馆销售的梭子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9日)、永辉超市南平市邵武恒华店销售的母正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7日)、永辉超市福州仓山闽江世纪金源店销售的公正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12月5日),均是镉(以Cd计)不合格;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公园道超市销售的新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5日),铅(以Pb计)及镉(以Cd计)等2项目不合格。
3批次食品存添加剂问题:厦门市湖里区洪水电小吃店销售的油条(加工日期为2020年12月4日)、延平区谢家锅边店销售的油条(加工日期为2020年11月20日),均是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合格;名城悦华酒店(福州)有限公司销售的腌萝卜(加工日期为2020年11月22日),经初检和复检,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合格。
5批次食品存微生物污染问题:台江区坛主餐厅的调味碗(消毒日期为2020年12月17日)及汤匙(消毒日期为2020年12月17日)、福州市鼓楼区桂冰餐饮店的汤勺(消毒日期为2020年12月23日),均是大肠菌群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州市马尾区登云水仙便利店标称福建水仙山泉饮用水有限公司2020年12月9日生产的饮用山泉水、销售单位为厦门市湖里区水之缘桶装水经营部标称福建泉州市龙潭泉水有限公司2020年12月27日生产的龙潭芹山包装饮用水(饮用天然水),均是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
11批次食品存农兽药残留问题:和美(漳州)酒店投资有限公司洲际假日酒店分公司销售的小龙虎斑(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2日),呋喃唑酮代谢物不合格;南平市建阳区玉金酒楼销售的美国蛤(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6日)、莆田市太古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荔城分公司销售的海蚌(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21日),均是氯霉素不合格;沙县闽徽水产商行销售的大头虾(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28日)、南平市建阳区大宝水产品店销售的河虾(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30日),均是呋喃西林代谢物不合格;连江县潘渡乡世豪生鲜超市销售的韭菜(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26日)、台江区辰泽蔬菜店销售的韭菜(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28日)、三明市鹏盛世纪华连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韭菜(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29日),均是腐霉利不合格;南平八闽篮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闽侯县甘蔗屠宰场的牛肉(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29日)、福建省绿洲超市有限公司荔城黄石店销售的牛排(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19日)、沙县金沙市场世凯牛肉摊销售的牛腩(购进日期为2020年11月29日),均是克伦特罗不合格。
1批次食品存质量指标问题:永辉超市泉州丰泽泉秀店销售的标称江西省易得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7月27日生产的鱼皮花生,经初检和复检,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合格。
1批次存洗涤剂污染问题:福州市仓山区乐达小吃店的果碟(消毒日期为2020年12月9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
责任编辑:45要闻速览10月1日起,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9月9日,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长江绿色船舶监测信息系统”与“长江 ...
夏日来临,空调等家用电器维修行业逐渐“升温”。空调加氟2000元、安装2颗螺丝钉388元、通马桶500元等,动辄几百几千元的离谱维修费用,令消费者倍感“刺痛”。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呼吁,联合抵制 ...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流行“浪漫风”路牌,个别商家擅自订制的“山寨路牌”,外形酷似道路名牌,路牌两侧标注“东西”或“南北”,路牌上通常写着一句“我在某地很想你”等内容的告白,已演变成赚取利 ...
北京时间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 ...
随着直播间竞争日趋激烈,“电商捧哏”采取的手法开始游走在法律边缘。专家认为,“电商捧哏”背后的“逼单”行为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信用监管、相关机构培训等方式强化监管力度 ...
3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但92.2%的消费者并不熟悉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别标准;超四成消费者表示“知道是过度 ...